环球快看点丨《漫长的季节》爆火,网剧会赢电影吗?
这个五一假期,《漫长的季节》依靠过硬的品质和极高的口碑成功火出圈。这部并没有多少事先宣传和预热的剧集在播出后评价不降反升,一路走高,着实让大家意想不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号称“史上最挤”、聚集多达17部新片的五一档电影票房成绩并不差,但是,连一部能引发热议的作品都没有。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偶然现象。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有大导演张艺谋的《满江红》,有科幻迷期盼已久的《流浪地球2》,有文艺气息十足的《无名》,但到最后,它们却被一部电视剧《狂飙》抢尽了风头。剧集的热度屡屡超过电影,原因是什么?又会给整个影视行业乃至公众的审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传统观念认为,电视剧与电影的区别在于,前者偏重于讲故事,要求通俗易懂、生动具体,更符合大众口味;而后者多采用诗化的技巧和美学的手法,简单地说,就是更注重对人性的刻画和对艺术性的探索。正如安德烈·巴赞所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它以一种反奇观的视觉呈现和生活化的场面调度带来深刻的社会反思价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老一辈电影人或许想不到的是,随着数字技术的介入,尤其是流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电影的观念和本质正在受到极大的挑战。传统电影美学涵盖了更多对现实生活的尖锐批判,试图连续不断地影响着观众的日常生活。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往往会进入拉康所说的“镜子时期”,获得沉浸式的体验,也进入自我确证的阶段。
但是,一旦电影落幕,这种感觉就消失殆尽。另一方面,电视剧,尤其是流媒体的网剧可以在更加连续不断的观影过程中不停地审视现实,甚至把观影时的虚幻感觉拓展到现实生活中。
就拿《狂飙》《漫长的季节》来说,更大的篇幅和更长的时间不仅带来了更丰富的影像内容,而且很大程度上更符合当下去中心化和个性化的媒介环境——网剧可以慢放或者暂停,甚至可以剪辑成分散的短视频,本身就是一种不同于电影的观看方式,有利于个体自由、开放地去理解影像的含义,区别于传统电影美学所强调的说教、规训力量。
人们曾经担心,流媒体网剧的盛行,有可能在丰富影视类型的同时在⼀定程度上扼杀了电影作为公共文化的独特价值。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杞人忧天。时代如何从《漫长的季节》里的一代人身上驶过,又给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痕迹?该剧对人物命运的呈现和探讨,已经远超一般电影的水平。《狂飙》的成功,也得益于对人物性格的生动刻画。它们所引发的热度,事实上都在审美、道德和价值观上凝聚起了社会共识,建立起了影视剧作品本身与人类社会群体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
从前,人们会把优秀的电视剧形容为有“电影质感”,而把艺术水平不高的电影评价为“像电视”,这可能已经是一种偏见。事实上,五一档电影《人生路不熟》是由短视频段子拼凑起来的小品大集合,《检察风云》则是香港电影老套路的“回锅肉”,艺术价值远不能与《漫长的季节》相提并论。
近年来,王小帅、冯小刚、张艺谋等电影导演纷纷试水网剧,范伟、秦昊等出色的演员也横跨在小荧幕和大银幕之间,显然是因为影视剧尤其是网剧能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宽广、更自由、更多元的空间。看来,传统影业和互联网流媒体之间的竞争还将走向更加激烈、残酷的阶段。
当然,电影院始终都有流媒体网剧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观影体验。麦克卢汉曾说:“过时的技术成为艺术。”在电影院观影时,漆黑的周边环境会强制观众提升专注力,聚焦于影片本身;极致的声光效果,又能充分发挥影像视听魅力。而流媒体网剧随时可以被打断,随时可能会跳出,毕竟,大多数网剧恐怕达不到《漫长的季节》的艺术水准,也就谈不上什么全心全意的艺术鉴赏。
更重要的是,对电影本质或形态的理解不应该是僵硬的,未必存在一种永恒不变的电影。回顾历史,许多电影理论家都曾明确定义过电影,比如“无声才是电影”“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从来没有停止过自我革新、进化。比如电影的载体早已经从胶片发展到数字格式,实现了电影摄制技术的全线转型。曾有人悲观地认为,胶片死了,言说的信息被改变,游戏的规则被改变,电影很有可能会“死去”。但这也没有成为现实。
所以,与其为电影的前景担忧,不如更多思考:当下的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影?看电影要买票,这就是比流媒体网剧更高的观看门槛,那么影院里的观影体验是不是真能比坐在家里刷剧更好?这恐怕是所有电影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对广大观众而言,在视频网站上交了会员费,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去电影院消费了。因此,电影和网剧绝不是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关系,完全可以并驾齐驱、良好共存。关键还在于,到底谁能拿出更优秀、更吸引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