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转变”撬动东西湖区心理健康教育“大建设”_每日热讯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万晟)在青少年成长的路上,身心的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宁。在教育系统,有这样一批专业教研员、教师,他们关心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以之为理想信念,矢志不渝。
3月31日,武汉市第九届初中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颁奖暨展示活动在武汉市吴家山第二中学举行。在这个交流的平台,有颁奖表彰,同行人的拼搏赶超;有榜样面对面,优质课的示范展示;有区域经验分享,教研交流成长。
学做东西湖原创暖心操《把未来点亮》。记者 齐一璇 摄
【资料图】
“三全心育”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三个转变”
教书育人,从“心”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利教、助学、益社会的奠基工程。东西湖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主任督学陈良俊分享了该区贯彻“三全心育”理念,做好“三个转变”。这也是该区以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化促进专业化发展的用心之举。
东西湖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主任督学陈良俊。记者 齐一璇 摄
该区把学校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场景都变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让全体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教育对象从针对少数人群转变为面对全体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防患于未然,提前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工作主体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个人抓”转变为“人人抓”,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认识自我
示范“心理的接纳”产生的力量
东西湖区通过入职培训、三级教研、教学比武、综合展示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此次优质课评比,该区有两位教师执教的优质课获得一等奖。武汉市吴家山第二中学专职心理教师柯善智展示了一等奖优质课《带着缺憾前行》。
一等奖优质课《带着缺憾前行》。记者 齐一璇 摄
“尊重,倾听,分享。”刚一上课,柯善智就带同学们大声重温心理课的课堂规范。接着,一张带有笑脸的卡片出现在柯老师手中,在他不断的抓握下,笑脸逐渐皱起来无法抚平……柯老师用魔术和脱口秀表演,引发学生对不完美和遗憾的思考。
“不够完美,令人遗憾之处就是缺憾。”意识到缺憾的不可避免,柯老师带着学生们动手制作自己的镜像圆盘。并用完美涂色、处理黑点两个活动,让学生们领悟到,真实的人生不拒绝完美,更不拒绝缺憾。
“青春期的学生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或者过低的期待,而形成一种‘缺而有憾’的自我图景,这种图景不利于心理发展。因此,本课直面缺憾,以可视化的方式讨论缺憾,处理缺憾感,帮助青春期的学生建立关于自己的多元期待,完成自我的统一认识。”柯善智在采访时道出课程设计初衷。
制作自己的镜像圆盘。记者 齐一璇 摄
“如何挖掘应对缺憾的方式,区教研团队的头脑风暴为我预设了各种可能,让我在课堂上得以准确把握学生回答问题的落点和心理增量的生长点。”柯善智介绍,“课程的设计凝聚了区域教研团队的力量,从学情调查、理论依托、目标制定到活动设计,都有团队提供专业引领。”
有效教研
大教研观为“心育”插上隐形的翅膀
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教研工作改革,加强关键环节研究,创新教研工作方式。2020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若干措施》,要求“省、市、县教研机构应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
那教研“研”什么?“研”的价值何在?教师需要怎样的教研?怎么“研”?东西湖区教研室书记、心理健康教研员张寿平回顾了区心理健康教研工作的发展历程。
东西湖区教研室书记、心理健康教研员张寿平。记者 齐一璇 摄
2006年,该区成立中心教研组指导备课、开展培训、讲解教学设计。2010年至2015年,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增多,教研开始以加强课程管理、规范课程实施为目的。2016年至2022年,构建“123333”教研工作体系。在今年,该区树立“大教研”观,探索“三全心育”理念下的综合教研。
吴家山第二中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刘欣就是教研体系建设的受益者。2016年至2022年间,57次区域的线下教研活动及大量的线上活动,从行政和专业两个层面,明确教师成长方向、寻得成长途径、监控成长过程、反馈成长效能,让成长成为一条永不枯竭的生命长河,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让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踏上新的台阶。
颁奖仪式。记者 齐一璇 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研究所所长张汉强、武汉市教育局基教处调研员王迪、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主任陈敏丽、湖北省教科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廖兆慧参加活动,并总结点评。
合影。记者 齐一璇 摄